2018年8月30日 星期四

北投散步路線(二)~新北投車站、北投圖書館、地熱谷

到北投市場吃飽喝足後,接下來可以到新北投走走。講到泡溫泉,總會想到紗帽山或者礁溪,沒想到新北投也很有溫泉鄉的氛圍,其實這裡的歷史更悠久。捷運開通後,交通也很方便。

新北投捷運線很有特色,車廂有特殊的造型,例如放置大型電視撥放影片,以及檜木桶造型的座位,營造出復古的感覺,捷運的速度也特別慢,讓遊客更加期待接下來的行程。



抵達新北投站後,往山上走就對了。沿路有很多景點,沿著大馬路走,坡度緩和走起來也不累。

出捷運站後右邊有個醒目的建築,新北投車站。老北投人都知道,那是從舊址移過來的。一走近車站,可以聞到淡淡的木頭香氣,車站裡展示著舊時代的老照片,以及舊車站的設備,包括蒸飯箱、轉盤式電話、賣車票的櫃台等等。那也曾是我的記憶,不禁感慨時代變化的迅速,絕非那時候的我們所能預測的。



裡面還有木頭桌椅,如果累了可以休息一下。休息完之後,可以繼續走到北投圖書館。天氣冷的時候,可以看到水溝蓋不斷冒出白煙,覺得很可愛。


沿路都有清楚的指標,大型的溫泉飯店林立,路旁也種植了不少櫻花及行道樹,沿路還有一條小溪。雖然如此,這裡沒有擁擠的觀光客,走起來清幽自在。大約走個五到十分鐘,即可抵達北投圖書館。


我很喜歡這裡。木製建築簡單又很有質感,旁邊大片的窗戶,採光充足。裡面的書架較為低矮,不會給人壓迫感,而且裡面設備齊全,有報紙、圖書、電腦可使用,不管是自己來或親子同行都很適合,靠窗的位置尤其熱門。雖然我很久不進圖書館了,但是到這裡,總想進來繞一圈,裝一下文青。

圖書館旁邊的景觀也很雅緻。周圍有一條小溪,上面有座石橋,感覺非常古樸,配上底下的溫泉小溪,煙霧朦朧的感覺,彷彿進入了一個古老的夢境。


圖書館的另一邊種植了蓮花,就算不看書,坐在圖書館外面的板凳上吹風發呆,靜靜的看著滿池的蓮花,心情也會放鬆下來。



找不到靠窗的座位,就坐在外面吹吹風吧。


圖書館的旁邊還有一個小小的瀑布,溪水應該也是溫泉水,冬天的時候河中不停冒著白煙,覺得超夢幻的。


圖書館的前面還有一個水池,旁邊的樹非常高,看起來有相當的年紀。水池旁邊種著一圈杜鵑花,花季的時候,盛開的杜鵑映著水面相當漂亮。


我喜歡圖書館附近的景色,一個人靜靜的走著,很能沉澱繁雜的思緒。而且冬天的感覺比夏天還要好。因為除了杜鵑花之外,沿路還可以看到許多美麗的櫻花。而這些都是季節限定版的景色。



這些櫻花是溫泉博物館附近看到的,博物館還在整修,預計今年十月開館。最近去的時候看到外面鷹架已經拆除,很快就可以跟大家見面了。


再走過去是于右任故居,裡面放了很多大師的書法作品,搭配簡約的日式建築,真的很有氣質。裡面有專人管理,入內需脫鞋。屋內也放置電視,播放著于右任的故事,想了解的人不妨坐在沙發上觀賞。


看不懂書法的人,就欣賞一下日式建築吧。



欣賞完之後,繼續往前走,遇到岔路請選擇右邊的路。累了的話,路邊有涼亭可以休息。


沿路還有看不完的櫻花。



走到馬路底端,可看到黃色的美代溫泉旅館,以及萊爾富便利商店,這時過馬路往左轉進去,就可以到達下一個景點,地熱谷。


有一定年紀的人應該都對地熱谷有印象,當年是很熱門的景點,記得還可以煮蛋。現在的地熱谷旁邊已圍起了護欄,煙霧繚繞,終年溫暖,充滿了靈秀之氣,我很喜歡這個景點,雖然小小的,卻印象深刻,讓人從腳底到心裡都暖了起來。

現在地熱谷已不能煮蛋,但是進入地熱谷的前端,有二處攤販賣溫泉蛋。不妨買一顆嘗試看看,我還蠻喜歡這裡的溫泉蛋,因為我喜歡硫磺味道的溫泉,也喜歡水煮蛋簡單的味道。


地熱谷入口處有清楚標示,進門處還設有土產販賣部。


冬天的時候煙霧更明顯。仔細一看地熱谷的水,呈現碧綠的顏色,每當風把煙霧吹散時,地熱谷就變成了平常的一條碧綠小溪。不多久煙霧升起,又變成了仙氣飄飄的神秘女郎。不斷變化的樣貌,讓人著迷。




我喜歡趴在欄杆上,靜靜的看煙霧的變化,追逐風的足跡,聞著淡淡的硫磺味。天氣好的時候,藍天,青山,白霧以及碧綠溪水,照起來更加漂亮。

看完了地熱谷,就可以慢慢走回捷運站。通常我會選擇另外一邊的馬路走回去。可以從下面的石板路,切到涼亭後,穿出去另外一邊的馬路,看看不同的風景。沿著小溪走,欣賞不同的景色。




沿途有一個百年溫泉,據說是北投第一個溫泉,瀧乃湯浴室,看起來是古色古香的日式建築。冬天的時候生意很好,常常要候位。天氣冷的時候,不妨來這裡泡個湯,感受一下古老的北投溫泉風情。


 走回新北投車站,仍下著小雨。


這些行程快的話大約一個小時可走完,慢慢走二個小時。據說傍晚的時候走起來更舒服漂亮。下一集再來介紹新北投的美食,以及其他週遭行程。



2018年8月27日 星期一

北投散步路線(一)~北投市場美食、漢奇肉羹、阿宗蚵仔煎

北投是我最近的新歡,因為這裡交通方便,環境清幽,美食眾多,附近又有新北投可以散步,路程輕鬆,山裡空氣清新,真的是很適合安排半日小旅行的地方。

通常我會選擇早上出發,這完全是為了來逛北投市場。菜市場一向都是我的最愛,因為這裡有最新鮮又便宜的小吃,可以觀察當地的流行趨勢,生活型態,是我行程中的重點。因此我順著我常走的路徑,一一介紹我的愛店。

出了北投捷運站後,往右轉過馬路,沿著光明路一直走,大約走個十分鐘就可以到了。



沿路有不少早餐店,看起來也很好吃,蛋餅、炭烤土司、美而美早餐店,或者早午餐店,選擇非常多。其中有一家常常大排長龍的店~漢奇肉羹,幾乎從早上一直到中午,生意都很好,而且都是當地人居多,看起來不單純,某次趁著下雨天沒人的時候進去品嚐。



我覺得北投的肉羹蠻特別的,用赤肉條裹著厚厚的魚漿下去煮,吃的到完整的肉塊,又有魚漿的鮮味,紮實的咬勁。肉羹湯裡有大約六塊的肉羹,肉羹都非常大塊。漢奇肉羹的肉羹非常好吃,吃的出豬肉香氣,湯頭勾薄芡帶著淡淡的鹹味,淋上香油,吃起來很過癮。難怪有這麼多老主顧。很多人常常點了一碗麵,一碗羹湯,再加個魯菜,就是飽足的一餐。

吃完了肉羹繼續往前走,過了警察局前的十字路口後,前方有個寶島眼鏡,右轉是新生街,路口已開始有攤販了,通常我會從這裡轉進去。沿路有販賣各種熟食,日常生活用品,跟其他市場差不多,不多久轉角處就可以看到另一家肉羹店,上全肉羹。



上全的肉羹也是一樣用魚漿包裹著肉條,我覺得也很好吃。不過兩家的味道有一點點不同。上全的魚漿味比較重,比較吃不出肉香。但上全的湯頭比較鮮美。兩家的湯裡都會放很多豆芽菜, 這也是我比較少看到的做法。我覺得兩家都很好吃,如果以不用排隊來講,我會選擇上全。還有生魷魚羹可以選擇,但我覺得肉羹才是它最特別的。

吃完肉羹後,我會繼續往前走,就可以到北投市場。這裡有兩家很有名的紅茶店。都是大碗又便宜,紅茶也相當好喝。第一次我選擇大馬路上的蔡元益紅茶,就是一種古早味紅茶的味道,價格也不貴,冰冰涼涼的蠻好喝。


後來聽說另外有一家高記茶莊,我第二次來北投,馬上去嚐鮮。沒想到一試成主顧,後來到北投,都會來這裡買個紅茶,而且一定要袋裝的才有fu。高記茶莊雖然在隱密的角落,位於北投市場的七號入口,可是像我一樣的老主顧很多,也是經常大排長龍。好在工作人員動作也很快,不用擔心。



用袋裝的不能選冰塊及甜度,不過對我來講她們的紅茶並不會太甜。覺得高記的茶香比較濃,比較香。而且在這麼隱密的角落,感覺就是內行人才知道的。排隊的時候,發現旁邊有一隻橘貓睡的香甜,完全不受旁邊的顧客影響,真羨慕它的淡定自在。


我喜歡買了袋裝紅茶之後,倒一半到保溫杯裡,一半邊走邊喝,拎著紅茶到二樓找矮仔財滷肉飯。 矮仔財也是排隊名店,每次去都是大排長龍,有了紅茶正好可以消消暑氣。二樓有很多小吃攤販,因為歷史悠久環境也比較髒亂,市場難免有小強逛大街,如果對環境很要求的人建議外帶比較安心。




這矮仔財我慕名以久,聽說是北市最好吃的滷肉飯之一。之前來北投市場好幾次因為路不熟沒找到,後來總算熟悉了,也吃到傳說中的滷肉飯了。真的是名不虛傳,滷肉飯充滿膠質,味道是濃濃的醬香,入口滑順卻又不油膩,飯也好吃。我很難將各滷肉飯排名,因為各有各的美,不過這的確是很好吃的滷肉飯。小菜點了豬腳,倒覺得還好,沒有滷肉飯來的驚艷。

吃完滷肉飯之後,我會在市場附近逛逛,附近有很多老房子,雖然古老卻整理的很整齊雅致。我很喜歡這排房子的顏色,樣式是古老的樣式,仍保有陽台,我很喜歡有陽台的房子,好像隨時可以到外面透透氣,看看街景,還可以邊曬衣裳邊跟隔壁的大嬸聊天。大片的木頭窗戶也是古早的做法,屋內一定很明亮,漆成綠色感覺格外清爽。


我喜歡繞到市場正門,前方是停車場,左轉走出來,這裡也有很多小吃店。首先是陳季炸雞,這家店的產品不多,有薯條、魷魚腳、炸雞翅、雞塊、甜不辣等,看起來蠻好吃的。現在市場賣炸雞的攤販相當多,每家各有巧妙。陳季炸雞炸得很酥脆又乾爽,不會有油膩的感覺,雞肉吃起來沒有過重的調味,也不會太乾柴,是好吃的炸雞。它的魷魚腳看起來也很特別,只能下次再聯絡。

我最常聯絡的,是它對面的阿宗蚵仔煎,這家真的很好吃。



雖然我喜歡肉圓跟肉羹,但我一向不是蚵仔煎的愛好者,因為不喜歡那種黏糊糊的口感。然而阿宗的蚵仔煎卻讓我一試成主顧,因為它跟其他地方的蚵仔煎不同。醬沒覆蓋到的粉漿的地方,阿宗會煎得很酥脆,就像餅乾一樣,沾上甜甜的沾醬,第一次吃真是驚為天人。蛋就集中在中間,跟蚵仔一起,下面墊著小白菜。每一種食材味道都很鮮明,醬雖不特別,但也很好吃。這真的是我吃過最好吃的蚵仔煎。為了解它的品質是否一致,後來又來吃過好幾次,每次都一樣的酥脆。喜歡蚵仔煎的來這裡真的不要錯過。

吃完蚵仔煎之後,應該也差不多飽了。這時候就可以緩緩的漫步回捷運站,繼續下一個行程,到新北投走走。曾經有一次吃太飽,從北投沿著山坡走到了新北投捷運站,其實還蠻累的。腳力好的人可以試看看。

北投總是給我悠閒優雅的感覺,不論是在市場裡的婆婆媽媽,或者走在路上的行人,都有著自己不快不慢的節奏,而眾多的早午餐店,或許也是北投人優雅生活方式的表徵之一。走到了北投捷運站,發現連北投的鴿子也是這樣從容不迫,不急不徐的,在捷運外來回的踱步,覓食。沒有任何人會去追趕它,或是捉弄它,我喜歡這樣的生活步調。


看著鴿子扭著屁股大搖大擺走在路上的模樣,非常逗趣,有療癒的效果。不由自主跟在它的後面,看著它搖啊搖的走著。外面的廣場上,有隻圓滾滾的柯基犬不停的奔跑,週日的午後,就該這樣的放空。沒有什麼急著要做的人,看看其他動物急著要做什麼,吹著涼爽的風,把所有的事情暫時拋在腦後吧。

 下一集再來介紹新北投的散步路線。(待續)


2018年8月5日 星期日

台北市萬華區散步路線(三)~艋舺夜市,華西街夜市,貴陽街古蹟

這一次要提到的散步路線,其實是我的美食路線,萬華的店家都小小舊舊的,其實大隱隱於市,很多厲害的美食,看起來不起眼,卻都是經過了歲月的考驗。就看你能不能慧眼識英雄了。

從東三水街市場繞到龍山寺之後,繼續沿著廣州街往前走就可到艋舺夜市。這裡有幾家我常光顧的店。首先是龍都冰果店,這一家冰店歷史悠久,而且夏天冬天各有不同的熱門產品,整年度生意都是強強滾。天氣熱的時候,我喜歡到這裡來盤挫冰,而且我不點熱門的八寶冰,而是自選四種配料。




我喜歡龍都的玉米,吃起來鹹鹹甜甜,我覺得比西門町的楊記好吃。還有芋頭也很好吃,新鮮鬆軟又不會太甜膩,應該是自己煮的。湯圓也是我必點的,看起來形狀不圓,但吃起來很彈牙,應該是手工揉過的,才會有這樣的Q勁,綠豆也很好吃。總之它的配料就是新鮮,單純又不甜膩,在我的心中是經典不敗的挫冰。


旁邊再走過去是豐原清水排骨麵,也是我常去的店.它是比較重口味的,油蔥香,排骨軟爛,湯頭濃郁,我覺得有點像統一肉燥麵的香氣。逢年過節的時候,我會想來一碗排骨湯。有陣子常跑豐原廟東夜市,品嚐那裡著名的排骨麵,覺得兩家味道還蠻像的。如果沒空跑那麼遠的話,這家也是不錯的選擇。


路上發現了兩隻貓咪。兩貓各據一方,互不相擾,閉目凝神,覺得相當可愛。很想幫它們配個旁白:世界上最遠的距離,就是我站在你面前,你卻不知道我愛你。哈哈。


再往前走可到梧州街,左轉後有兩家我會去的店。首先是皇后牛排館,如果天氣冷又很餓的話,適合來這裡。我喜歡這裡的紅茶及鮪魚濃湯,紅茶有股蜜香,是其他地方很少喝到的。鮪魚濃湯更是特別,似乎是奶粉加水及冷凍紅蘿蔔煮開倒入鮪魚罐頭再勾芡,這麼簡單的味道,可是我就是很喜歡。附餐的餐包裡有黃色鹹奶油,非常傳統,很香很好吃。


而它的主餐也很好吃,只是份量很多我常吃不完。黑胡椒醬吃起來小辣微甜,是很濃郁的黑胡椒醬,蘑菇醬也好吃,有洋蔥的甜加番茄的酸,伴隨些微油蔥的香氣,兩者都好吃,光這醬汁就贏過很多店家了。雖然是平價牛排,可是它的肉都還吃的出肉的纖維跟香氣,煎的金黃香酥後淋上醬汁,放到熱熱的鐵盤上。從每一個細節都可以看出店家的用心,所以也成為了我的愛店之一。


皇后牛排的斜對面還有家梧州街蚵仔伯,蚵仔飯很好吃,雖然我對蚵仔沒有特殊喜好,可是吃了之後印象深刻,因此要熱情推薦一下。



它的基底是豬油拌飯,上面灑了酸菜角,酥脆的油蔥,裹粉清燙的蚵仔,淋上醬油膏,老話一句,新鮮就是美味。因為有酸菜跟油蔥,吃起來口感很多層次,豬油跟醬油膏的搭配,本身就已是無敵美味了。想起小時候吃豬油拌飯的日子,那是有一定年紀的人的回憶。很多老顧客都會點一盤清燙蚵仔,可見食材相當新鮮。

旁邊還有家原汁排骨湯生意也很好,吃過一次覺得也不錯,總之這裡真的是臥虎藏龍,很難從店的外觀判定好不好吃,只有自己親自嚐試過才會知道。

從梧州街再回到廣州街上,可以走到華西街夜市入口的牌樓。這裡是相當有名的觀光景點,夜市總共分為兩段,前段有很多賣日常用品,或吃合菜的店家,著名的蛇店也在於此。後段就單純是小吃。兩段都有我的愛店。

前段夜市中,北港甜湯是我最常去的店。尤其是冬天的時候,喝一碗熱甜湯真是舒服。這附近有三家賣甜湯的店,包括前面介紹的龍都,夜市後段的阿猜嬤,冬天都有銷售甜湯。可是吃過三家之後,我最喜歡的還是北港甜湯。


為什麼只喜歡這一家,第一是它的口味比較單純。我都點綜合,可同時品嚐到米糕,芋頭,紅豆湯,湯圓桂圓等。每一種食材都保有天然的香氣,新鮮自然,我喜歡這樣簡單單純的味道。第二可能頭家嬤的因素,店面經常是一位阿嬤負責招呼客人,我喜歡坐在店門前的座位,看著阿嬤跟客人聊天,或者跟店員話家常,喜歡看著她溫暖淳樸的笑容,覺得這是一家有溫度的店。


再走過去夜市後段,這裡有很多知名的小吃,我曾經一家一家店去品嚐,其實味道都不錯,但是常去的還是那幾家。


首先是小王清湯瓜仔肉,這家的滷肉飯跟清湯瓜仔肉湯,真的很特別也很好吃。滷肉飯以肥肉居多,看起來是深醬色,可是吃起來並不覺油膩,只覺得滑順好吃,口味也不會太鹹,而且每次吃都是一致的水準,他們的滷肉似乎加了油蔥,會讓我想到端午節的粽子味。


清湯瓜仔肉裡有醬瓜以及肉羹。湯頭看起來很黑,但喝起來只有醬瓜的甜,而不會過鹹。肉塊經過調味裹上粉漿,吃起來彈牙不乾柴。倒是裡面的醬瓜有點鹹,可能是熬好湯後另外加進去的。


旁邊有家當歸豬腳也不錯。我曾在基隆廟口吃林記豬腳,到新竹吃黃記豬腳,那天到萬華吃當歸豬腳時才發現,原來台北就有這麼好吃的豬腳,何需捨近求遠呢?



豬腳燉得相當軟爛,湯頭有淡淡的當歸味,冬天來喝一碗湯相當舒服,常見老夫妻來這裡點了豬油拌飯及豬腳湯,希哩呼嚕的吃著,就是豐富的一餐。旁邊還有很多生意很好的店,例如大鼎肉羹,昶鴻麵點,源芳刈包,也都不錯,維持著古早味,但因不是我的愛店,就不加以介紹了。

走出華西街夜市後,可以走到底右轉到貴陽街。 這裡號稱台北第一街,也是正港的老街,雖然不若其他老街有名,可是我覺得也很有味道。因為不甚熱鬧,反而更能保有原始的風貌。


這裡也是我喜歡的石板路,慢慢的走著,會發現很多老房子、老店、宮廟古蹟,以及很多難得看到的傳統店面,是貨真價實的老街,勝過一堆假老街。走過青山宮之後,可以看到牌樓。今天看到不少導覽團,似乎越來越多人也開始追尋老台北的蹤跡。


轉角看到一家亞東甜不辣,這是我一直很有興趣的店,不過還沒有拜訪過。這裡有很多歷史悠久的店,每一家看起來都很好吃。

過了牌樓是西園路,貴陽街跟西園路的交叉口有個朝北醫院,看起來也是古色古香,只是目前整修中。


過了馬路有一家涼粉店。以前是小推車在馬路上銷售,後來才有了店面。


涼粉冰冰涼涼的,裹上黃豆粉,夏天吃很消暑,還可以在店裡休息一下。不過我比較喜歡以前阿伯推著車子賣的時候,好像比較好吃,有了店面後,也雇用了店員,吃起來感覺少了一味,感覺比較制式而商業化。


再往前走就是西昌街,往左邊走有家東石順蚵仔煎,也很好吃。



這裡的海鮮都很新鮮,不論是蚵仔煎,海產粥等等,都是料多味美,湯裡放了數量不少的花枝鮮蝦蚵仔蛤仔等,湯頭清澈鮮甜,物超所值,喜歡海鮮的不可錯過。我覺得這裡的口味,跟南機場夜市吃的東石吳蚵仔煎很像,兩家都很好吃。

過了西昌街再往前走就是直興市場,這裡我就比較沒有研究,只是看到市場外很多小吃店,看起來都很好吃。照樣要巡邏一下,看一下瓜果有沒有新鮮。


重點來了,我走這條街的目的其實只有一個,就是為了麻豆碗粿。從市場再走過去是康定路,這裡有個圓環及小公園,記得穿過公園,就可以看到艋舺清水巖祖師廟,這也是個知名的古蹟。


清水巖祖師廟前面有個廣場,愛看國片的朋友可能覺得眼熟,這裡就是電影艋舺的拍攝場景之一。 而麻豆碗粿就在廟的左邊,看起來很不起眼。



某次來這裡沒吃到碗粿,只好繞到廣場前,剛好看到幾隻橘貓正在睡午覺。貓一臉不耐的看著我,生氣的樣子也好可愛。


後來查明營業時間,總算沒有撲空了。小小一間店面,經常是客滿狀態,外帶的要另外排隊。



這裡的產品不複雜,就像招牌上面寫的。我只吃過滷肉飯跟魚丸湯,因為聽說這裡的滷肉飯特別好吃。第一次吃的時候,果然是驚為天人,有種太銷魂,太好吃了啊~~的感覺。



它的滷肉飯醬香及肉香較鮮明,味道是帶著鹹甜味的,一樣是肥肉居多,真的很好吃,配上小黃瓜又可解膩。這裡跟小王清湯瓜仔的滷肉飯不同,小王的滷肉飯味道就顯得較為單調。但兩家都是好吃的。後來我又再來一次,可是第二次吃就覺得有點膩,可能因為店家給了太多滷肉,但還是好吃的滷肉飯。

吃完麻豆碗粿之後,我會繼續走到西門町。沿著貴陽街繼續走下去,沿路還有很多知名店家,例如三味食堂,永富冰淇淋。我沿著貴陽街,轉到昆明街,再繞到成都路,可以看到世運食品,還有老天祿滷味。世運是唸書時的記憶,以前課後趕著補習,沒有時間吃東西,就會到世運買個魯味或港點,看到世運的熟食,總會想起當年的時光,姐吃的是回憶啊。老天祿就不用介紹了,老台北人都應該知道的。

從萬華一路走到西門盯,可體驗老台北的生活,也可以鍛鍊一下腳力。因為很多店家週末都休息,建議挑個平日店家有營業的時候來逛,才能感受到原汁原味的老台北生活方式。或許你也能在這裡,找到熟悉的記憶或味道。